中國傳統農具陳列是一個最具特色的農業文化題材的陳列。傳統農具是中國農業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產物,是農業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農具經歷了一個不斷豐富發展的過程,在材質上,由木石發展為青銅,再進而發展為鐵制。在功能上,從原始的掘挖、脫粒發展為整地、播種、中耕、灌溉、收獲、加工及收藏等多種農具,在動力上,由人力發展為畜力、水力,由簡單發展為復雜。傳統農具陳列館的展品是農業博物館研究人員在二十多年的田野調查、收集、整理、研究的基礎上,從全國各地征集4000多件不同功用、類型、式樣的傳統農具精選出來的。為了清晰展示我國傳統農具的成就,傳統農具陳列按照農業生產的具體工序,分整地、播種、田間管理、灌溉、收獲、運輸、脫粒、加工、稱量九個單元來展示。展示面積400平方米,主展線98延米,文物展品150多件套。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曲轅犁雕塑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背景墻
步入傳統農具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曲轅犁的雕塑,其背后是以我國古代耕織圖為素材的鏤空剪紙造型。雕塑后面的背景墻,采用漢代畫像磚石的農耕題材,用鏤空的技法來表現一幅幅遠古時期的農耕畫面。緊接著參觀傳統農具陳列的第一個陳列單元“耕地整地農具”。北方在農田耕種時,創造了耕、耙、耱等一套旱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并創制了一批抗旱保墑耕作器具和技術。這套技術體系在秦漢至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定型。這里展出的有直轅犁、耙、耱等北方耕地工具。在南方,一套適宜水田耕作的農具——曲轅犁、水田耙和耖相繼被創造出來,并以此形成了以耕、耙、耖為中心的水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這里展出的有曲轅犁、水田耙、耖等南方耕地工具。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耕地整地農具展柜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南方春耕微縮景觀
這個春耕景觀是一個復制南方春耕場面的微縮景觀,主要塑造了南方初春勞作的場景,有正在水田中耕犁田、耙田、耖田的農夫,有正在撥秧插秧的農婦,還有用龍骨車提水的農夫,遠處有放牛和擔秧的人們,展現了一幅生動的南方早春田園耕作景象。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曲轅犁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耖
第二單元陳列的是播種農具。在平整好土地后,就需要開始播下種子。西漢以前,播種都用手工。西漢武帝時發明了耬車,改變了手工播種方式,是播種工具的重大進步。這是世界上最早最有效率的條播機,比西方的條播機早1700多年,而西方的條播機還是受到中國的耬車啟發而制成的。北方的播種農具除耬車外,還有點葫蘆,又名竅瓠。用瓠的硬殼制成。中間穿一中空木棍,殼內裝種子。使用時將木棍嘴向下傾斜,種子流出,落入壟溝。南方的播種農具,最重要的是秧馬。秧馬是水稻秧田中拔秧時乘坐的器具。發明于北宋以前。秧馬是由農家的四足凳發展而來,四足凳下安裝一塊前端上翹的木塊。使用時,人坐在秧馬上,上身向前傾,如果要前行,人的兩腳和臀部向前拱一下,秧馬就向前滑行。這樣大大減輕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播種農具展柜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耬車
第三個單元陳列田間管理農具,也叫中耕農具。旱地中耕農具有鋤、漏鋤(刃后中空)、鏟等,水田中耕農具有耘蕩、耘爪(竹管制成的指套)等。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田間管理農具展柜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鋤
第四單元陳列灌溉工具。最初的澆灌工具就是甕、缶、罐之類的陶質器具。后來發明了多種灌溉農具,主要有桔槔、戽斗、轆轤、翻車、筒車等。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灌溉工具展柜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灌溉工具 翻車
第五單元陳列收獲農具。包括收割、脫粒、清選用具。如收割禾穗的掐刀、收割莖桿的鐮刀、收割谷物穗頭的爪鐮以及割麥的麥釤、聚攏麥秸的麥綽、盛裝麥禾的麥籠組成的聯合加工工具。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收獲農具展柜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收獲農具 鐮刀
第六個單元陳列運輸工具。我國最早和普遍使用的運輸工具應是禾擔、背蔞、筐、馱具這些簡單的運輸工具。在平原、丘陵地區運輸量大的主要以車為主。這里陳列了各式各樣的運輸車。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運輸工具展柜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運輸工具 手推車
第七個單元陳列脫粒農具。最原始的脫粒方法是用手搓磨谷穗,以后用木棍敲打,接著出現了梿枷。再以后,北方用碌碡碾壓谷穗脫粒。而南方則在摜桶上摜打水稻脫粒,有的地方也使用梿枷和碌碡。脫粒后又有木锨、簸箕等揚場工具用以清除雜物。西漢時又發明了飏扇,大大加快了清除的速度。
在這里陳列了一個收獲景觀。這個景觀以北方山村為題材來制作的景觀模型。遠處麥田中農夫持鐮割麥,一馬車裝滿麥子行進在通向場院的路上;在場院幾個持梿枷打麥脫粒,一人搖風扇車手柄,二人挑擔向麥倉走去,描寫一幅典型北方場院勞作場景。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脫粒農具展柜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脫粒農具展柜
? ? 第八個單元陳列加工工具。這里陳列這各類加工工具,有結構簡單的原始加工工具,也有結構復雜的水力、畜力加工機具。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北方收獲景觀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風扇車
第九個單元陳列稱量器具和儲藏設施。農村糧食稱量工具主要有桿秤和升、斗、斛。儲藏器具,新石器時代,貯糧主要為陶甕,后來出現了地下窖藏。秦漢時期,糧食儲藏又發展為地上倉貯,主要設施有:倉、廩、庾和囷等。
此外,九號館南側的園林中設有石磨展區,這里集中擺放著從各地收集到的幾十個大小不一的石磨,讓你大開眼界。你可以親自動手推一推石磨,體驗一下勞動的辛勞和快樂。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儲藏器具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石磨